一、單選題
1.智育的根本任務是( )
A.發展學生的智力
B.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D.完善學生的人格
2.以評價對象自身某一時期的發展水平為參照標準,判斷其發展狀況的教學評價類型為( )
A.相對性評價
B.絕對性評價
C.個體內差異評價
D.形成性評價
3.“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边@充分運用了( )
A.陶冶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品德評價法
4.兒童早期學習漢字時,對漢字字形、結構、正誤的注意,屬于( )
A.有意注意
B.無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隨意注意
5.科爾伯格把兒童道德發展劃分為三個水平六個階段,其中“遵守法律取向階段”屬于該理論的( )
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他律水平
二、材料分析題
一天,嚴老師在教授戲劇作品《威尼斯商人》時,將教學重點確定在人物性格上,在課堂上有提問、有討論,可謂秩序井然。在分析人物性格這一環節中,同學們對鮑西亞、安東尼奧、公爵等人物的分析比較一致,對主要人物夏洛克的評價則褒貶不一,正當有學生分析出夏洛克的性格特點是貪婪、陰險、兇殘、吝嗇、固執、冷酷無情,其他學生都點頭稱是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可憐”,全場一片嘩然,嚴老師問她原因,她說:“照約辦事兒,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再說,不是有這樣一說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眹览蠋熣J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就馬上停止先前的教學設計,對她進行引導:“假如你的人身利益遭到侵害時,別人也抱有這種想法,你會怎么想?”接著同學們從古至今、從中到外列舉了很多這樣的例子,把自己的獨特的感受表露無遺。
結合案例給你的啟示,談談教師應如何把握課堂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參考答案解析】
一、單選題
1.A【解析】智育的根本任務是培育或發展學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
2.C【解析】個體內差異評價是以被評價對象自身某一時期的發展水平為標準,判斷其發展狀況的評價方法。
3.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利用或創設具有教育意義的環境或情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白寣W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就是這一德育方法的體現。
4.A【解析】有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兒童早期學習漢字時,對漢字字形、結構、正誤的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的,因此屬于有意注意。
5.B【解析】習俗水平包含的階段有:(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2)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二、材料分析題
用通俗的話來說,“預設”就是大家常說的“計劃”,而“生成”則是在執行預設過程中的“變化”。
(1)預設是生成的基礎?!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預設。精心預設為即時生成提供更寬闊的平臺、時間和空間的保證。案例中,嚴老師只有在教學設計階段進行全面考慮,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敏銳地捕捉生成點,冷靜地分析其對教學的價值,選擇適合的應對策略。
(2)生成是預設的發展。生成是指在課堂上以學生有價值、有創見的問題與想法等細節為契機,及時調整或改變預設的計劃,遵循學生的學習問題展開教學而獲得成功。案例中,嚴老師捕捉到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契機,順勢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轉而對學生進行引導,既能幫助學生充分理解教學重點,又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3)預設與生成是一對矛盾體。就對立而言,有時候預設制約著師生在實際教學中的思維創新;有時候由于教學的復雜性,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深入,教學的進程會偏離。就統一而言,生成與預設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案例中,嚴老師在執教時,因為學生提出的另類觀點,放棄了預設的教學計劃,并就這一觀點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性,有助于轉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全體學生的認識水平。
總之,教師要辯證地理解“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既要改變過去那種只有“預設”、完全封閉、一切盡在“教師掌控之中”的現象,又要避免不適當地、漫無邊際地“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