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試述如何通過創設適宜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創造性又叫創造力,是指根據一定目的,運用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和特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因此適宜的教育教學環境成為影響學生創造性的重要因素。創設有利的社會環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教師應給學生創造一個能支持或容忍標新立異者或偏離常規思維者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給學生創造較為寬松的學習的心理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認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發揮,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
(2)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在可能的條件下,應給學生一定的權利和機會,讓有創造性的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干自己想干的事,為創造性行為的產生提供機會。例如,可以提供條件使學生有機會選擇不同的課程來學習,給學生呈現應用創造性思維才能解決的問題等。
(3)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應使考試真正成為選拔有能力、有創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試的形式、內容等方面都應考慮如何測評創造性的問題。例如,在學業測試中,可以增添少部分無固定答案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發揮其創造性。評估學生的考試成績時,也應考慮其創造性的高低。